在學過 Scratch 之後, 有些孩子開始覺得 Scratch 的功能不足, 有 bug; 或是想向真正的程式設計邁進, 推薦的下一門課就是 Python。
目前我正進行 Python 翻轉教室的教材設計, 目標是暑假前完成初版。 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帶領孩子做程式設計教學。
什麼是翻轉教室呢? 下面引述自網頁: http://taiwanmooc.org/archives/8252
「翻轉教室」將學習模式調整為以學生為中心,學習順序轉變為:課前自學、課堂互動、課後社群活動或延伸學習,自學形式包括:觀看課堂教學錄影、聆聽課堂講授錄音(podcast)、精讀進階版的電子書(e-book)內容,以及與同儕們在線上合作學習等等,學生可以自己掌握教材內容、學習步調與學習風格,教師的角色則從知識的「教導者」轉型為學習的「引導者」,融合了混成式學習、探索式學習、問題導向式學習(PBL),讓學生以實作、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交流互動,甚至為現實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,使學生對學科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應用,達到學習遷移的目的 (劉怡甫,2013)。
Jon Bergmann、Jerry Overmyer 和 Brett Wilie在2011年提出,成功的「翻轉教室」不僅是將影片取代教學、以及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而已,他們澄清大眾對「翻轉教室」誤解,並強調其內容如下:
一、「翻轉教室」不是….
- 線上影片的同義詞。多數人以為翻轉教室就是影片,翻轉教室其實最重要的,是師生面對面的時候,進行有意義的互動與學習活動。
- 以影片取代教師。
- 線上課程。
- 沒有結構的學習。
- 整門課都在觀看電腦螢幕。
二、「翻轉教室」是….
- 學生孤立地學習。
- 增加師生互動與個別接觸的方法。
- 學生可以為自身學習負責的環境。
- 在教室裏,教師不是講台上的聖人,而是學生身旁的引導者。
- 結合了直接講授與建構式學習。
- 學生若因生病或課外活動缺席時,學習進度將不致落後。
- 可永久地保存課程內容以供檢閱或修正。
- 課程上全體學生皆投入於學習活動。
- 全體學生皆可獲得適性化教育 (Personalized educatio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