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連續上完兩堂課後, 要和孩子探討一下這個過程:
討論一: 你滿意最後完成的作品嗎?
生:「還可以!」
生:「不滿意。」
生:「很不錯。」
討論二: 你們延伸原作者的想法? 還是重做一個自己想要的?
生:「我們有照著做。 」
生:「我們看不懂他要做什麼, 我們全部刪掉了!」師: 「真的?」
討論三: 你們讀懂別人寫的程式嗎?
生:「懶得看! 直接改掉了!」
生:「有啊! 很簡單!」
討論四: 看了別人接續你的創作所做的專案嗎? 有什麼想法呢?
生:「做得很不錯!」
生:「蠻有趣的!」
生:「完全沒想到會變這樣!」
討論五: 我們在Scratch中應用 Remix﹐能得到怎樣的幫助呢?
生:「...」
師:「我們在 Scratch 網站會看到許多很吸引人的作品, 我們修改它, 這就稱作 remix, 重新混合。 也許我們幫他改得更好, 也許我們將它應用到完全不同的領域去, 這都是很棒的。 」
師: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 你省了很多力氣, 你會做得又快又好!」
生:「老師, 這是牛頓說的話!」
師:「是的, 你們也用得上。」
師:「當你做了很不錯的作品, 也希望別人繼續發展下去, 是不是也該像"生命的創造"活動, 留下明顯的線索, 讓別人跟著你的腳步? 」
生:「嗯!」
師:「如果你們的作品在網站上有別人去修改它... 」
生:「老師, 那是抄襲...」
師:「Scratch 網站上是大家分享創意的地方, 你要相信一件事, 因為你做的好, 才會有人想拿來改一改, 你應該要覺得很驕傲! 」
生:「嗯!」
討論六: 當別人跟你先前的Scratch設計經驗不同時﹐該如何跟他一起工作呢?
生:「要溝通討論!」
生:「讓強的人主導, 但是也要討論!」
生:「不要堅持己見!」
生:「要好好地交換意見, 不要吵架。」
孩子透過身體力行會觀察到很多細節, 老師真的不需要說太多理論與教條。